攝影丨延時攝影的魅力

延時攝影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拍攝手段,目前在國內外很「潮」。筆者拍攝了許多延時攝影作品,現在拿出來供朋友們分享。

 

天空中雲層飄動是延時攝影中的一個常見主題,尤其是彩色的雲彩的飄動給人們帶來的動態視覺震撼是普通照片永遠達不到的。但由於自然環境中天空雲層飄動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要拍好這個題材,必須熟悉一些常見的自然現象,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拍攝手法,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延時攝影作品。

 

延時攝影-市區新區祥雲

根據云層飄動的速度決定拍攝方法

眾所周知,雲層在天空中飄動的速度是不同的,在有風的情況下,雲層飄動的速度就快,大風之下,雲層飄動的速度更快。反之,在無風的晴天,雲層飄動的速度非常之慢,肉眼甚至很難發現它在天空中有移動。針對這不同的情況,在拍攝前設置相機的快門速度與每張照片之間的間隔時間也明顯不同。比如在雲層較快速度移動時,必須適當提高快門的速度與縮短連續拍攝之間的時間間隔。一般講,在這種情況下,以1-3秒之間的時間間隔為佳。

延時攝影-普者黑

相反,如果雲層本身移動速度較慢,那麼應延長拍攝時間間隔,雲層移動速度越慢,拍攝的時間間隔要求越長,快門的速度也得相應減慢。筆者有每隔10秒鐘拍攝雲層慢速移動的延時照片的經歷。對於快門速度而言,筆者認為,無論是雲層移動速度的快與慢,其變化沒有拍攝時間間隔的變化來得重要。據筆者的經驗,快門速度不應過快。固然很快的快門速度能清晰地凝固運動物體的瞬間,但會給延時攝影的動態畫面帶來明顯的「閃爍」和不連貫,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我的經驗是,如果你是在晴朗的白天拍攝,應把快門速度控制在1/320秒之內為佳。而在清晨與黃昏的弱光條件下,快門速度應該更慢。在我拍攝雲層實踐過程中,有用1/1000秒的快門速度導致延時攝影失敗的教訓。

 

延時攝影-落霞溝全景

根據不同的環境光線決定拍攝方法

 一天中,環境光線在不斷地變化,清晨、黃昏與中午前後的光線有着非常顯著的差別。而拍攝雲層飄動的最佳時段筆者認為還是在清晨與黃昏。因為這時天空中雲層的色彩豐富、變化無窮,有時朝霞和晚霞很美,是延時攝影的大好時機。但清晨與黃昏,由於光照不足,在拍攝時對於相機的設置和拍攝模式的選擇顯得十分重要。筆者在這兩個時間段大多採用「手動模式」,而「光圈優先」模式用得較少。其理由是,手動模式可以根據拍攝當時的光線條件任意設置合適的光圈、快門速度和ISO的組合。而且可以避免過分依賴固定光圈後導致的動態畫面出現頻繁明暗瞬間變化的尷尬。還有一點就是可以避免「光圈優先」下動態畫面中有時可能出現的「失焦」現象。另外,在光圈優先的情況下,相機只能根據環境光線的明暗變化來自動調整快門速度,在連續拍攝過程中會造成不同照片畫面有較大的明暗區別,最終導致動態畫面出現頻繁的明暗「閃爍」,這是延時攝影失敗的主要原因。筆者在弱光條件下手動模式設置的光圈值一般較大,但也有應用小光圈的個例,這就要看當時的光線條件與拍攝主體來決定。至於手動模式下的快門速度,筆者大都控制在1/320秒內。像本組傍晚紅色雲層飄動的那組延時攝影作品,就採用了1/50秒的慢曝光。目的是讓觀者看到紅霞在天空中飄動、地面雲層移動的陰影。

延時攝影拍出雲南「老虎嘴」五彩梯田

這是一張筆者採取延時攝影技術拍攝的雲南「老虎嘴梯田」色彩動態變化的照片,讓人看到了這片梯田裡的五彩繽紛的燦爛場景。拍攝時,老虎嘴梯田上空有雲層飄動,側射陽光在雲層的不規則遮擋下,以不同的角度投射到梯田水面上,於是產生了梯田的五彩變化。隨着雲層的移動,梯田的顏色變化也在不斷地移動、變化。當時能看到的顏色有藍、灰、黃、紅、橙、青、綠等。重要的是這幾種顏色在大片梯田裡不斷地移動和在變化着,這是普通攝影看不到的動態場景,真讓人們看得目瞪口呆,驚嘆大自然的奇妙。這樣的場景彷彿是在告訴人們,哈尼族先民們是如何「雕刻」出如此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畫的1300餘年的滄桑歷史。也反映了五彩老虎嘴梯田確實是元陽哈尼梯田中最值得一看的。

附上相機相關設置圖片:

1.開啟佳能EOS  5Ds相機「間隔定時器」拍攝功能

2.在INFO里調節「間隔和拍攝張數

3.轉動速控轉盤改變拍攝間隔時間和拍攝張數

4.連續拍攝三組

5.每組拍攝80張

6.在定時快門線上設置每三秒拍攝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