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你,感动了客户又如何(一)

农骏

农骏

营销管家

曾在中国100强上市公司任营销总监,管理500人团队,创下年新增资产96亿的业绩。醉心于营销原理的研究,对商业、人性、管理中的本质问题有非常独特的见解。

上期回顾:秘笈丨为什么做了十年营销却还不是专家(下)

在商业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你的宣传很到位,客户当时听了很感动。当你满以为此单十拿九稳的时候,客户到后来却买了别家的产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采用的是“纯高大上”的营销策略。

但这个策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策略最大的问题就是:假设市场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说什么用户都会听。

实际上,市场上有很多竞争对手,用户每天看无数个广告,也有无数人想打动他们。品牌策略的目的,并不是感动消费者,也不是让消费者觉得你很走心,而是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有利位置,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选择。

按照品牌策略(而不是品牌包装术),该怎么做呢?

 1.找到你的竞争对手。

我们需要给用户一个买你而不买别人的理由,所以需要首先找到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注:竞争对手不一定是同行,任何阻拦消费者购买你产品的,都是竞争对手)

2.确定有利位置

找到了竞争对手,自然要寻找它们的缺点,从而让消费者放弃它们选择我们。

 

我们要做的,是在竞争对手赖以生存的最大优点中找缺点。

但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这样想,我们的信心就容易出来了。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品牌规划的重要目的就是“打动消费者”,就是为了想出更多感人的语句来让消费者潸然泪下,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品牌规划最重要的目的。

如果这样做,实际上做的是“形象包装”而不是“品牌策略”。

真正的品牌战略,必须能够帮助一个公司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有利位置,并且最终赢得顾客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这样呢?

为什么我们要放弃传统的“单纯形象包装”,而使用真正的“品牌战略”?

因为单纯的“形象包装”,经常存在这些问题:

1.    没有找到关键竞争对手

2.    没有找到有利位置

3.    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划分市场

4.    迷信单一手段

 

“重战术,轻战略”是很多人在营销上经常犯的错误。

具体的表现在于:迷恋形象包装,认为营销就是包装形象、促进传播,花费大量精力纠结于小细节,但是却对大战略(比如定位)不够重视。

 

前段时间有人问到“哪个手机公司营销做得最好”,大部分人认为锤子手机的营销是最好的。

 

每次公关都是有力回击,每次文案都被疯狂转发,每次发布会都引来社会关注,还有大量的宗教信徒般忠诚的粉丝——这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公司可以比肩。

但显而易见的一个现实是:锤子手机并没有多少人买。

 

我们知道,衡量营销能力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看它“创造并保留顾客的能力”,锤子手机创造并保留顾客的能力并不高,为什么大家认为他营销做得好?仅仅因为每次公关战、文案战的胜出吗?

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二季中,斯塔克家族的Rob说的:

“I won every battle, but I am losing the war.” 

(我赢得了所有的战斗,但是我即将在整个战争中失败。)

而这是“有小聪明没有大战略”的典型(虽然我个人非常喜欢Rob这个角色)。

相反,在手机行业,去年我认为营销做得最好的是华为,虽然华为的文案写作、公关反应、发布会等都差了锤子不是一点半点,但华为去年在整个营销战略上,打了一个漂亮的侧翼战。

本来国产手机第一是小米,在用户心智中的优势是“高性价比”,这个时候试图在性价比上超越小米是不可能的(即使你的产品性价比是小米2倍,但因为小米已经牢牢占据这个定位,你再怎么喊也没用)。

 

而最应该做的,是寻找小米最大优势中固有的劣势。

 

那性价比这个优势暗含着什么劣势?自然是“给人感觉很屌丝和低端。”

所以华为通过Mate8等机型的上市,主打高端定位,一举占领市场。

在军事中,真正能够赢得战争的军队,往往是占据了有利位置,然后让敌人不得不以劣势进行进攻,而不是单纯计较一城一兵的得失。

在营销中也是这样,真正赢得市场的公司,往往是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了有利定位,而不是单纯去计较某句话有没有打动消费者。

 

任何的形象包装,只有在定位正确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否则,片面地追求形象包装和感动消费者,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只感动自我,而这是典型的“有小聪明,没有大战略”的行为。

 

下期,我们继续讲述关于寻找竞争对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