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綿悠遠的懷舊之聲

1964年畢業於劍橋大學,被譽為「古樂界的卡拉揚」霍格伍德,博古通今忠於史料與原著,是一位難得在學術與演奏雙重份量的大師。

2010年他來國內指揮廣州交響樂團演出,他說了一句很令人震驚的話,他來到中國後發現「中國沒有巴洛克音樂,中國沒有巴洛克的樂團、指揮、樂器,音樂學院里沒有巴洛克的專業,更沒有巴洛克的聽眾。」雖然他認真排練了樂團,也覺得國內的樂團技巧不俗,但他仍然覺得中國並沒有巴洛克音樂的土壤。

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卻有一位指揮家鈴木雅明在國外學成歸來後,不但在東京藝術大學創辦了巴洛克音樂系及擔任系主任(他精通管風琴和羽管鍵琴)。同時還帶領着日本巴赫研究會樂團(Bach Collegium Japan),一直深耕古樂,在二十年間躍身成為國際間巴赫演繹的權威。

憑着對巴赫的熱誠以及對音樂的嚴謹執着,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頂尖巴赫演繹者。從1995年開始到2013年划下句點,他們用十八個年頭灌錄了55張CD的巴哈宗教清唱劇全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合唱團讓人完全忽略語言或文化的差別,僅專註於超高水平的演出上。

鈴木雅明與日本巴赫研究會樂團

巴赫的音樂居然會在一位日本指揮的手上達到完美的境界,這讓許多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議卻又由衷佩服。

日本的音樂素質在亞洲地區屬領先地位,他認第一,估計沒別的國家敢認第二,據說明年將即位日本皇太子德仁,音樂造詣很高,今日還在樂隊里拉中提琴。日本在戰敗之後,美國軍隊進駐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文化上的影響也非常巨大,「Made in America, Enjoy worldwide!」,這是美國一個推廣爵士樂的組織所用的標語(Slogan)它意味着源自於美國的爵士樂,全世界都喜愛!日本人對爵士樂也非常喜愛,以致於很多國際的頂尖樂手,在自己的祖國發展不佳,反而在日本發展非常順利。

日本可以算是亞洲最蓬勃發展爵士樂的國家,喜愛爵士樂的人大概有聽過方格子樂團(T-Square),或是Fusion JAZZ起家的Cicala Mvta等等,這些都是九零年代家喻戶曉的爵士演奏樂團。日本不單古典音樂方面輸出了不少大師,爵士音樂方面也毫不遜色,比如說上原廣美作為一個黃皮膚黑髮黑眼睛的亞洲人,卻將源於西洋的爵士樂玩的風生水起

上原廣美

她的專輯曾在美國billboard排行榜上連續霸佔着爵士樂銷量第一。說起來她的演奏風格還真有點像郎朗,都是表情豐富,肢體誇張,技術瘋狂的。除此之外,咱們中國人更熟悉的是小野麗莎,她的歌是咖啡館的標配,是波薩諾瓦(Bossa Nova)的代名詞。在電影《天下無賊》里出現的她那首《玫瑰人生》使她成為年底除理乍得·克萊德曼之外又一個經常在國內各大劇院音樂廳出現的名字。

小野麗莎

著名的文學家村上春樹據說最愛的三樣東西是:小說、爵士樂和威士忌,在1999年的時候,唱片公司為了更好的銷售爵士樂專輯,特地花了一萬美金請村上春樹在小冊子里寫了很短的一個故事。著名音樂製作人葉雲川,卻在日本文學巨匠川端康成的名著《伊豆的舞女》中汲取靈感,選擇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國際大都會東京,作為「世界的聲音」系列專輯的新起點,以東洋爵士樂那柔和抒情的格調和豐沛的意境,全新演繹十二首中、英、日經典流行金曲。

他自日本文學巨匠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中汲取靈感,並親自前往伊豆地區採風,體會那裡與繁華都市僅有咫尺之距,卻依然被保存完整的古雅質樸的氛圍,並將其化為音樂中的含蓄情愫

聽完這張專輯中木村浩子、國貞雅子兩位女伶的演唱,你會發現,小野麗莎並不能代表日本爵士女伶的風格,她們兩位的演唱如同一組由都會風景和鄉土人情映襯而成的浮世繪,令聆聽者深深體會到現代氣質和古典精神交融的日本美學特色。

東洋文化跟《伊豆的舞女》的朦朧的感情有點類似,有時候是十分內斂含蓄的,正如日語交流中,就算是想拒絕,也會表達的十分模糊。該專輯最考驗器材的地方就是,閣下系統播放日語歌曲時候,口水聲是否適中?要知道日語發音是很省力氣的,嘴唇都不太怎麼動,所以如果閣下系統覺得播日語歌曲時候仍然口水聲很誇張,那確實就不應該了,此次錄音都經過模擬磁帶的載錄,和眾多頂級模擬錄音器材的打磨,也不會有所謂的數碼味,也難怪據說除了普通CD版HQCD版,還有黑膠版本,可以想像黑膠版本會有多靚聲!

本專輯另一大特色就是還有王韻壹的參與,有些同好的系統,三頻不均衡的話,很容易會覺得專輯的中文歌曲似乎人聲過於突出或者不夠突出,這位歌手除了外形特別外,演繹爵士歌曲中把握情感的鬆弛度絕對有大師風範,很多人一到演出、錄音的時候就聲音發緊,有人笑稱還不如你回家洗澡的時候錄,正是希望能聽到愜意的感覺。這種專輯,村上春樹會配單一麥芽的威士忌,不知道閣下配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