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智能手機與便攜Hi-Fi播放器

智能手機,可謂是現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擁有最基本的通訊功能外,視頻及音樂的播放也是人們生活中常常使用的功能。每當下班時間,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上,總能看到不少人戴着耳機聽歌玩手機。部分追求更優秀音質的人群甚至可能購買一台新的便攜Hi-Fi播放器來取代常用的智能手機自帶的播放功能,因此,本次我們就來聊聊智能手機與Hi-Fi播放器這兩個產品。

是否需要便攜Hi-Fi播放器?

正如文章開頭所述,智能手機目前已經逐漸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伴隨着功能的豐富,智能手機甚至能夠充當起「隨身聽」的角色。或許你並沒有購置一台便攜Hi-Fi播放器,但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身邊必定會有一台智能手機。但是,站在一名音樂愛好者的角度,似乎沒有一部Hi-Fi播放器,就無法證明自己是一名資深的音樂發燒友。

 

為什麼會這樣說?難道購買便攜Hi-Fi播放器純粹是彰顯格調,讓自己看起來比別的愛好者更勝一籌?或許這只是極小的一點原因,歸根究底是他們對音質細節的追求。就一般人來說,很多時候聽歌都是為了打發碎片時間,如排隊候車、上學/上班的途中甚至是節假日在家打發時間,讓這些時間過得沒有那麼枯燥。但對於愛好者來說就有點不一樣了,他們聽音樂是為了享受音樂節奏帶來的美妙,不願意丟失音樂中一絲一毫的細節,這會使得這個「享受」的過程並不「完美」,因此,他們往往會在未來繼續追求更好的音質,繼續「發燒」。

使用流媒體播放的智能手機在音質、細節等表現無法滿足發燒友的要求,因此,他們轉而選擇Hi-Fi播放器也是無可厚非,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道理:存在即合理。

 

但這並不意味着擁有了便攜Hi-Fi播放器就無需再有手機,畢竟目前智能手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太大了。

 

根據需求才是最好的選擇

時下的年輕人有不少受到了老一輩音響玩家的影響,他們對音樂表現有着一定的要求,卻又不想整天窩在家裡對着龐大的音響器材搗鼓。因此,耳機和能夠隨身攜帶的播放器可以說是最佳選擇,筆者身邊就有不少年輕人鍾情於耳機及Hi-Fi播放器。很多初燒玩家都對Hi-Fi播放器有一種莫名的憧憬,單純看到「Hi-Fi」「發燒」等字眼,就會相當主觀地認為會比自己的智能手機強上不少。

 

站在一名消費者的角度,筆者建議先思考一下自己的需求情況再做決定,畢竟購買Hi-Fi播放器前,預算以及往後的使用情況還是值得考量的。如果你認為你手中的耳機聽起來似乎還是很難讓自己滿足,在考慮選擇一款播放器的預算上,不妨先按照那個預算換一條更好的耳機。因為耳機與播放器是分不開的,這種情況一般來說都是因為你的耳機本身就不是特別好的。而且,從成本的角度來看,耳機的價格大多時候要比播放器便宜。

 

如果說你手中本身的耳機已經是某個品牌中較為高端產品,你甚至已經嘗試過對比不同設備上這條耳機的聲音表現,體會到設備之間、推力大小之間的差距後,再去考慮更換一台價格比耳機本身更高的播放器,才是相對明智的選擇,是否需要選擇一台便攜Hi-Fi播放器,並不是你在玩耳機路上的首要考慮因素。

 

從另一方面來看,作為一名對音樂沒有特別要求的智能手機使用者,筆者感覺:手機足矣。這不僅是為了你的錢包着想,也是為了方便使用者日常的出行。智能手機內豐富的功能足以滿足我們日常的生活需求,而無需再考慮其它設備。

 

手機取消耳機孔的衝擊

近年來,不少手機廠商都開始對手機原有的3.5mm耳機孔「動刀」,這下好了,耳機孔也被合併到了充電口而且不是使用原來的3.5mm接口,耳機玩家們紛紛抵制這種手機的設計。絕大部分一直在使用傳統3.5mm耳機接口的用戶也大呼未能適應,對於他們來說聆聽音樂的首選方式無異於是使用手機了,手機的靈活操控以及對在線流媒體的支持是很多播放器以及CD機都難以企及的,以至於有很大一部分用戶根本就不會再使用「本地音樂」這一功能了。

 

隨着手機逐步取消了3.5mm耳機孔,如果你對音質或多或少都會有需求的話,藍牙耳機已經很難去讓自己滿足了,從而開始關注各種各樣的轉接線、外接耳放等產品,但這無疑會讓使用體驗變得非常麻煩,因此不少人可能會開始關注起來一些播放器產品。從這個角度上說,手機取消耳機孔對Hi-Fi播放器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的確,近年來便攜Hi-Fi播放器的市場也呈現出一種較為活躍的狀態,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

 

兩者的優勢

智能手機上,我們能夠使用諸多流媒體軟件:Apple Music、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通過簡單的搜索就可以及時聆聽需要的音樂,登陸賬號後保存愛好的歌曲也尤為方便。其次,隨着智能手機設計的輕量化,出門在外,不論是放進口袋還是包中都非常方便。當然,在操作體驗上,由於智能手機及Hi-Fi播放器目前大多數採用觸屏設計,音量控制及歌曲切換等操作亦可通過外置按鍵實行,操作基本相同,在這點上可以說不相上下。

 

作為發燒玩家的選擇,便攜Hi-Fi播放器必定也有其優勢之處,其中最重要的無非是音質。很多的流媒體都支持無損音樂的獲取、播放,但都是軟件解碼(使用CPU進行編碼);遠不及專業HI-FI播放器使用的FPGA等,在音源回放上有着懸殊的差別。與此同時,很多耳機玩家都在糾結的問題:能不能推動XX款耳機,在Hi-Fi播放器上幾乎不會出現。

購置了專業的HI-FI耳塞,發現現有的智能手機無法良好地驅動單元,這意味着無法發出耳機應有的音質實力;便攜Hi-Fi播放器往往能推更難推的耳機,讓耳機的泛音更充足。相比起智能手機,Hi-Fi播放器的控制力往往也要比智能手機來得更好。

 

總的來說無非兩點,一個是便攜性,另一個是音質的追求。

 

不能單純靠產品判斷音質

寫到這裡,可能不少讀者會問:這篇文章是想告訴我們便攜Hi-Fi播放器一定比手機音質好?非也,聲音的好壞往往還需要看搭配,產品的設計搭配等等。要判斷好壞,一貫的標準唯有自己親身去聽。倘若您聽不出不同搭配之類的有什麼區別,覺得任何設備都可以,那麼恭喜您,可以在以後省下一筆「發燒」學費了。

 

從理論上講,一款搭載了ES9018S解碼芯片的播放器,在本身調音和設計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聲音品質和素質、聽感,都要比你手中使用集成化CODEC的手機好很多,這在結構上就已經形成壓制。此外Hi-Fi播放器會比手機有更多的空間去設計獨立的OPA耳放電路,驅動力也要明顯大很多,對於某些對前端驅動力要求較高的耳機來說,Hi-Fi播放器的價值就隨之體現出來。但如果你的手機也是類似Hi-Fi播放器這樣的設計結構的話,那麼聲音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就不是能根據參數來直接判定的事情了。比如vivo曾經就非常喜歡在旗艦級手機上採用非常規設計的音頻子系統,所以甚至有出現過手機音質碾壓Hi-Fi播放器的情況。

 

未能實現一體共存

雖然在手機與便攜Hi-Fi播放器之間,有着不少的共通點,然而尋求「發燒」「Hi-Fi」功能用戶畢竟還在消費群體中佔據少數,現在大部分用戶對Hi-Fi功能也不敏感,只要手機的音質不是太差,用戶們很難進行識別。加之智能手機3.5mm耳機孔的取消,讓Hi-Fi的有線傳輸成為了泡沫。就目前對於音質來說,沒有耳機孔是致命的,無線傳輸相比有線來說差距甚大。可以預見,未來智能手機與Hi-Fi播放器的發展將會分為兩極,智能手機追求豐富的功能性,Hi-Fi播放器追求極致的音質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