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無線」, WiFi音箱和藍牙音箱如何選擇?

隨着科技的發展,絕大部分家庭進入了「智能時代」,活在當下,外出不隨身帶着手機,無線耳機等產品,有時候連出門都感覺不舒服。在家庭生活中,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將原本佔位大,操控麻煩的大型音響系統換成了小巧精緻的WiFi或藍牙音箱。

 

但在選購的過程中,不少消費者被WiFi音箱與藍牙音箱兩種產品搞得暈頭轉向,遲遲不敢下定決心購買心儀的產品,都已經9102年了,WiFi與藍牙兩種音箱的原理傻傻分不清?今天,我們就來理一理WiFi音箱和藍牙音箱的區別。

 

工作原理的區別

WiFi,可以說是近年來被人提得較多的一個詞。WiFi這個術語被人們普遍誤以為是指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並且即便是WiFi聯盟本身也經常在新聞稿和文件中使用「Wireless Fidelity」這個詞,Wi-Fi還出現在ITAA(美國國際科技協會)的一個論文中。但事實上,WiFi一詞沒有任何意義,也是沒有全寫的。它往往需要通過無線路由,將音箱接入到外部網絡中,然後通過手機、平板等設備連接音箱,通過Air Play、DLNA和Q Play等多媒體的協議將音樂推送到音箱當中進行播放。

 

WiFi音箱可以作為獨立的音源來播放音樂,而不需要將音樂先下載下來,直接就在音箱上進行解碼和播放,而這種傳輸的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傳輸速度更快,而且在傳輸高質量的音頻文件優勢更加明顯。目前,很多主流的在線音樂服務器都支持WiFi傳輸協議。

 

另一種傳輸方式,藍牙則較WiFi更加常見。因為市面上的藍牙傳輸產品是遠比WiFi傳輸產品要多的。它通過內置的藍牙芯片與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等藍牙播放設備連接,之後播放其設備上帶有或者是設備上搜羅到的網絡上的資源進行播放。藍牙音箱需要將數據下載到手機的客戶端,之後通過手機音頻解碼,然後將MP3轉成了藍牙編碼的音頻流媒體,最後將解碼後的聲音文件傳輸到音箱,通過音箱被動的進行播放。

 

雖說從原理技術層面來看,藍牙和WiFi均屬於小範圍的個人網絡通訊,但在傳輸的質量速度等方面來說,他們的差別可以明顯看出來。

 

傳輸速度

WiFi工作的頻段一般分為2.4GHz和5.0GHz兩個頻段。2.4GHz是早期無線路由器普遍採用的頻段,一直延續到現在,用於學校、商業等辦公區域的無線連接技術,傳輸速率可達54Mbit/s,工作距離100m,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的方式。而5GHz是新的無線協議,頻率、速度,抗干擾都比2.4GHz強很多,現在5GHz也開始得到廣泛應用。5G Wi-Fi的入門級速率是433Mbps,一些高性能的5G Wi-Fi還能達到1Gbps以上。然而,目前國內5G頻段使用較少,隨着製造技術的成熟,相信會在未來逐漸普及。值得一提的是,頻段2.4GHz穿透性好,但傳輸距離短,5GHz穿透性差,傳輸距離遠。

 

大部分人對於藍牙的印象,還停留在諾基亞時代的數據傳輸功能。那時候文件不大,手機也沒有WiFi和4G,傳文件都靠藍牙來完成。最早的藍牙1.2傳輸速度僅為721Kbps,在本年宣布最新的藍牙5.1技術中,它的傳輸速度達到了24Mbps。雖然看起來也不錯,但要想等到藍牙5.1普及,應該還需要幾年。

 

連接方式

WiFi音箱的連接往往能夠實現「一對多」的情況,用戶可以通過APP來操控不同房間的WiFi音箱播放不同的音樂,從而更加適合在家居環境下進行播放,可滿足用戶不同的播放和聆聽需求,而這也是WiFi音箱的優勢之一。近年來,市場上也不乏有通過WiFi網絡,將手機音頻推送播放的WiFi音箱產品。

 

藍牙音箱使用「點對點」的連接方式,能夠保證擁有不錯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因為WiFi在多人使用的情況下少不了被干擾,出現音樂同步不穩定的情況。

 

目前,絕大多數的用戶都更傾向於傳統的藍牙音箱。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來,其實在日常的使用下WiFi音箱在傳輸速率以及資源方面優勢較明顯,是什麼原因導致目前藍牙音箱的受眾遠比WiFi音箱要廣呢?

 

藍牙仍是主流,WiFi另闢蹊徑

WiFi與藍牙傳輸兩者各有優劣,但無論從使用習慣還是操作過程等方面來看,藍牙音箱顯然依舊佔據大半壁「江山」。從市場的銷售可以看出,除了在技術層面和操作上的不同之外,藍牙音箱在價格上往往比WiFi音箱更具優勢,而價格又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而這或許也是目前藍牙音箱依然比較受消費者歡迎的主要原因。

 

WiFi傳輸的方式往往極其依靠局域網的存在,在外出的情況下少了穩定高速的WiFi網絡,相信絕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藍牙傳輸。此前筆者也體驗過多款WiFi音箱產品,它們的連接方式比起藍牙匹配的過程更加繁瑣,一般情況下,藍牙音箱的連接是打開設備藍牙—搜索—配對—完成,即可。然而切換到WiFi音箱,它的連接要求遠比藍牙苛刻,要把手機、音箱和無線路由器在同一網絡下互聯,且不同的WIFI音箱連接的方式有可能不一樣,初次連接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甚至鏈接不上,好在完成初次連接後,設備往往有記憶功能,往後使用就無需要再重複操作。現代人的私人生活,很多時候就是怕麻煩,想要簡單地聽首音樂,最後搞得像網絡工程師般需要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操作,不少人望而卻步。

 

雖然連接較為繁瑣,但目前不少音樂App都配備有專門的WiFi連接按鈕,它的出現大大簡化了WiFi連接的工序。一部分WiFi音箱會在背後預留RJ45網口,但這種做法會使音箱脫離無線,它的擺放會受限於網線的長度。而另一部分WiFi音箱則採用無線熱點的連接方式,利用手機筆記本等設備連接WiFi音箱熱點後,能夠控制WiFi音箱。正因為能夠與網絡直接相連,目前很多WiFi音箱的APP都含有智能雲服務,用戶的聽音喜好、使用習慣甚至使用音箱的頻率都會被上傳到雲端,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音箱會自動向你推送你喜歡的音樂、電台和和歌手作品。也就是說,音箱會自我「學習」,自我「成長」,時間越長,它就越懂你,越了解你的喜好,體現出智能、人性化的一面。甚至乎,一些國產WiFi音箱已經支持語音控制功能,人和音箱可以進行簡單的交互,如讓音箱播放歌曲(專輯)、播報天氣(日期)、設置鬧鐘等。

 

由於受到傳輸距離的限制,手機與藍牙音箱的距離還必須保持在10米以內,所以藍牙音箱也並不能做到無拘無束的音樂聆聽,而更像是一種便攜式的聆聽體驗,而WiFi音箱的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0米左右,也可以穿牆播放,在室內環境使用時更加不受限制。這種情況可以從近幾年較為流行的多房間無線系統中看出來,為什麼連接都是使用WiFi而不是藍牙。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來,WiFi音箱的出現於藍牙音箱來說根本不像是競品,反倒是互補一般,彌補了傳輸速度以及傳輸距離方面的劣勢,成為了一件更適合居家使用的音響產品。

 

在了解了藍牙和WIFI音箱的區別之後,選擇起來就容易很多了。藍牙音箱的選擇很多,擁有迷你款式或是注重音質的有源款式,如果你注重便攜性、防水等戶外可用性,藍牙音箱是唯一選擇。如果想要在家中獲得較好的音質,那麼大型的、昂貴的藍牙音箱也是一種選項。至於WIFI音箱,顯然更適合家庭使用,不僅可以橋接形成互聯播放,往往也擁有更高端型號,造型華麗音質出眾,是高端用戶的首選。當然,使用者未必需要選擇其中一個陣型,因為很多廠商都開始推出同時集成WIFI和藍牙連接的無線音箱,既能夠在家中滿足互聯播放需求,也可以帶到室外使用,適合追求全面體驗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