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 Labs Xs Pre前級、Xs300單聲道後級+Hansen Audio The King E2

它擁有眾多專利,但從不吝嗇分享電路技術;它獲獎無數,旗下一眾產品被音響愛好者奉為「一生追求之物」;它研發的腳步永不停息,儼然穩坐音響金字塔的頂層。它,就是Pass Labs!「技術突破」和「推陳出新」一直以來是我對PassLabs的印象,「簡單就是美」這是Hi-End音響世界裏的金科玉律,也是Pass Labs始終堅持的設計目標。Pass Labs在Hi-End音響圈子裡的從崇高地位,就是一次次把以上這些做到淋漓盡致積累而來的。就像Pass Labs Xs旗艦系列,採用毫不妥協的電源分離單聲道設計,也就是說兩聲道就有4個機箱,該系列的出現,再一次把Pass Labs的經典地位推向另一個高峰。這一次,我們在升越音響領略到由Pass Labs Xs Pre前級放大器、Xs300單聲道後級搭配Hansen Audio The King E2座地式揚聲器帶來的極致表現。

圖片

音響巨匠

音響巨匠,Pass Labs足以擔得起這個名字。作為美國知名Hi-End音響品牌,Pass Labs的公司全稱為「PassLaboratories, Inc.」,該公司是由著名的音響設計師Nelson Pass在1991年創立,1992年推出堪稱經典的Aleph0單聲道後級,其功率輸出級採用了推挽式設計,但Nelson Pass卻稱之為單端放大器,因為他把純A類單端放大器設計原則完全貫徹在這部放大器中。隨後推出Aleph0s兩聲道後級與Aleph P前級,並推出推力更大的Aleph 1單聲道後級。1994年,Pass Labs又將Aleph後級的放大架構由三級簡化至兩級,並採用獲得專利的新型電流源組件去驅動單端輸出模塊,而推出新款的Aleph 1.2以及Aleph 2單聲道後級單聲道後級。

Nelson Pass何許人也?他被諭為音響界三大鬼才之一。其實早在學生時代,Nelson Pass就已經對音響產生濃厚興趣的,決心自行製作揚聲器,由於自身主修物理學科,對聲學方面的知識也不斷探究,在大學讀書時期已進入了ESS音響公司,進行研發Heil氣動式喇叭單元的工作。到了1974年畢業後,Nelson Pass創立了Threshold(美國精神)公司,並推出了全世界第一部動態A類800A放大器。而在1987年,Nelson Pass遇到事業上第一個轉折點,它將Threshold公司賣給了Dynatech。不斷的成功鑽研技術和堅實的研發實力,讓NelsonPass先生成為音響業界的知名產品之一。

圖片

Nelson Pass之所以長期受到音響愛好者的敬重,就是完全揭露產品設計的訊息,毫無保留的分享Pass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和其他的音響大師相比,他更少了一股明顯的商業味道。這或許和他過去的經驗有關,Nelson Pass還沒有進入音響業界工作前,他早已是DIY音響雜誌Audio Electronics的撰稿人,發表許多創意線路,而許多DIY迷津津樂道的「禪」(Zen),就是Nelson Pass的傑作,在公布線路細節之後,吸引許多好手加入線路最佳化的修改意見,也讓「禪」的線路不斷精進。這種類似Wikipedia的共享精神,早就在DIY的圈子裡風行已久,而Nelson Pass則是DIY圈子裡的意見領袖。只要是非商業性的應用,NelsonPass都歡迎音響愛好者善用他所公布的線路資料,製作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放大器。

說到這裡,Pass公司似乎只有一位英雄Nelson Pass,其實不然幕後還有其它功臣。Nelson Pass在公司的地位當然最為重要,他象是超對稱、單端平衡與純A類的傳教士(Evangelist),宣揚Pass的設計理念與哲學,但是熱中於音響設計的Nelson Pass,未必懂得經營,Threshold就是個例子。而Pass卻能長期穩定成長,幕後有兩位重要的功臣,一位是副總裁WayneColburn,一位是工程師Kent English。WayneColburn也是懂電路設計的高手,在X2.5前級的線路上就印着WayneColburn的大名,而Aleph Ono唱頭放大器,也是出自Wayne Colburn的手筆,Pass前級所使用的音量控制器也是Wayne Colburn所設計。另一位則是工程師KentEnglish,負責技術文件的撰寫,當然也參與線路設計。不過既然是幕後功臣,Wayne Colburn與Kent Engilsh的相關背景資料也不多,我想日後有機會面對面採訪,一定要問問他們和Nelson Pass這樣的明星設計師工作,會不會倍感壓力?無論如何,在團隊努力下,Pass儼然已是美國Hi-End音響界的一方之霸了!

Pass Labs旗下的產品都有着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具備了獨特又簡潔的電路設計,這正是Pass產品的最大特色,近年產品的技術核心,則是在1994年獲得專利、並於1998年開始正式運用在X1000單聲道後級(及其後續產品)的「超對稱電路」(SuperSymmetric circuit)。

以出色的放大器技術為根基

我們熟知的動態A類就是在小功率時線路以A類模式工作,而超過一定功率時就自動轉成AB類工作,而Nelson Pass先生所設計的放大器線路震驚業界,也令Nelson Pass躋身當今最有影響力的音響設計師行列。除此之外,NelsonPass在放大器線路設計上更堅決反對負反饋。一般來說,為降低失真,工程師們都主張負反饋設計,同時提高阻尼係數,從而達到把揚聲器控制得更好,但是Nelson Pass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甚至會污染輸入訊號,同時也對高頻解析力及透明感造成負面影響。不採用負反饋降低失真,Nelson Pass認為採用最簡單線路可以達到此目標,為此他宣揚「SimpleIs The Best!」口號。

圖片

另外,Nelson Pass還極力推崇大電源供應方式,認為後級的供應能力至少都要最大消耗的兩倍以上,從而在最爆棚狀態下才能重播得好。尤其難得的是,Nelson Pass還是少數能跨界Hi-End與DIY音響圈的奇才,它擁有許多音響架構上的專利,但卻不吝於分享電路技術。他在各種雜誌上發表文章,甚至將自己的電路圖一併公開,被許多崇尚自己動手DIY的超級音響愛好者尊為大神。當然還在另一方面也說明了NelsonPass對自己的自信滿滿,所不怕別人抄襲自己的技術。事實也是如此,儘管Nelson Pass這些在後級放大器設計方面的看法得到外界普遍的認同,不過這些方式註定了需要採用最佳零件和大量細緻工作,導致成本不菲,也只有頂級廠商才有實力做到,大部分音響廠商出於考慮控制成本仍只能採用較便宜的方式。Pass Labs成立取得了不少專利技術,其中最負盛名的大概莫過於X1000放大器上的Super Symmetric Circuit超對稱平衡線路。一般的對稱放大器利用兩組完全相同的電路,由於每邊的噪音、失真相同,從而互相抵消而達到理想的輸出狀態。不過Super Symmetric Circuit則更進一步,尋求在兩邊線路達到零失真,而非完全依靠它們間的互相抵消,所以理論上失真更低。這種技術講求零件的配對,並應用於一個平衡輸出的模式。和非平衡式接駁的單個放大器相比,Super Symmetric Circuit放大器能將失真和噪音進一步降低100倍之多。Pass Labs成功地把它應用於大功率電路中,並在1994年為它取得了專利,至今超過十年,技術已經掌握得十分成熟。現在,SuperSymmetric Circuit及平衡單端式結構已被應用在Pass Labs生產的所有X系列前後級放大器上。

獨闢蹊徑的Xs Pre前級放大器

作為旗艦系列,Xs Pre前級放大器無疑在性能上該更具有優越性,XsPre的獨立電源供應器從主機箱中分離出來,這樣的設計帶來很多的好處,首先,它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電源變壓器的振動和電磁干擾,給信號放大電路提供更純凈的工作環境,目前XP系列主要由Wayne Colburn的設計,也是以降低噪聲和電路干擾為首要目標,因為Nelson Pass在後級也完全是朝這方向努力的。電源供應器機箱和前級放大器機箱大小一樣,為線路布局提供了充裕空間,電源供應機身設計非常嚴謹、充裕,內部線路針對左右聲道獨立設計多級低內阻高速整流、穩壓電路。

圖片

另外,Xs Pre前級放大器的電源供應器的電能供應能力相比其他機型而言,它的純凈度較一體化設計的前級放大器更為優勝,特別是在性能上更有着大幅度的提升。除了電源分離外,Xs Pre前級放大器在降低兩聲道串擾方面有了更大的改進,帶來比過往的產品更能令人感受到真實的現場感。另外,從電源供應器的背面板可以發現供電接口有兩個,這是一個是給Xs Pre前級放大器使用的接口,不過,跟過往的設計不同,這次在XsPre前級放大器中的電源部分,其機身的接口主要是提供給Xs Pre前級放大器的主機使用,跟以往的設計不同,簡化了設計,從中可以看到,Pass Labs廠方為Xs Pre前級放大器搭配的分體式電源部分,在供應上儲備了足夠的電能來滿足音響愛好者極致的音樂表現需求。

圖片

作為新一代的旗艦級放大器,Pass Labs打造的Xs Pre前級放大器在每聲道的輸出上,就設有一組Master,一組Slave,各備平衡和非平衡接駁模式,前者是固定增益,一般情況是接這一組往功放;至於後者,如果是用不同後級玩bi-amp推動喇叭的不同音路發燒友,可以透過(在線路放大機箱)面板上的細小旋鈕,去獨立調校增益/電平,進行更精確的輸出調整,獲得平衡度更高,更理想的頻率響應分佈效果。跟之前的XP-30用上三件式的設計不同,這次Xs Pre前級放大器沿用了兩件式的設計,其主要的設計目的依然主要圍繞「出靚聲」做文章。廠方是希望在XsPre前級放大器機箱內線路與線路間不會太過擠迫之餘,帶來更多的空間,也可以為音響愛好者提供更多的輸入端,完整造就旗艦級的前級放大器設計,使得用家同時間接駁更多不同訊源。

圖片

再看看Xs Pre前級放大器背部接口,提供了多達十一組的XLR平衡接口以及十一組的RCA非平衡接口,這樣的接口數目要比之前的旗艦級XP-30的區區5組平衡/非平衡的輸入接口要多得多。要知道,這只是兩聲道領域的極致前級放大器,而並非主流的AV前置放大器,Pass Labs在接口配置上可謂已經發展到極致的水平,完全是頂級的裝備。如此多的XLR平衡接口以及RCA非平衡接口,可以更方便音響愛好者搭配更多的高級器材來「玩音響」,發揮出極致的聲音表現。

圖片

Xs Pre前級放大器在外觀設計上也有變動,目前碩大的旋鈕顯得充滿質感,更令到Xs Pre前級整體的感覺更具時代氣息,我們知道,由PassLabs總裁的Desmond Harrington一手設計的音量衰減調控系統非常出色,這次Xs Pre前級使用的音量衰減調控系統同樣先進,在機身上使用的是DallasDS 1882音量控制芯片,面板上的音量控制旋鈕,是以光學耦合傳送操控訊號。此外,顯示屏的亮度可以在遙控器上調節,當然,也可把音量段數和輸入位置顯示關掉。同時,Xs Pre前級使用到的微處理器與放大線路,是放置於不同機箱之內,所以絕不會互相影響的,從而讓音響愛好者可以絕對放心。至於電源供應部分,廠方為Xs Pre使用噪音極低的Plitron環形變壓器,所有的穩壓線路亦已徹底改良,採用的濾波電容數量亦已增加,務求讓線路工作更線性、更穩定。在電源供應機箱背後,可以找到一個Amp Turn On的binding posts設備,說明書稱設有12 volt DC電流,適用於同廠或其他同樣設有此功能的後級,以作啟動電源用途。

不同凡品的Xs300單聲道後級

分體式電源設計,一個系統中後級部分就有四件器材,這就是Xs300單聲道後級。而從外型上來看,Xs 300以一向簡潔的線條設計為主,配搭上黑色框偏流表設計,既美觀又高貴。

圖片

除此之外,XS系列最獨特之處是輸入部份選用了罕有的東芝Jfet功率管,而輸出部分則選用了Mosfet輸出管。由於東芝Jfet及Mosfet輸出管極之罕有,因此其它品牌難以模仿。Xs300單聲道後級集合了Pass Labs所有最新最高端的技術,前端輸入電路由Wayne設計,類似於過往在旗艦級別XP-30、XP-20等前級放大器的電路,輸出級的設計則由Nelson設計,而分體電源系統組由Nelson和Wayne一起合作完成。Xs300經過了長時間的試聽和調校,達到前所未有的高質量功率放大輸出,每聲道由放大主機和電源主機兩台機箱組成,正如前面所說,Xs 300採用一套四件式的架構,放大主機和電源主機各兩台機箱,採用全左右獨立聲道分體供電,這樣的設計可以完美地隔離電磁波所產生的干擾與保證左右聲道指標的一致性。配合純A類300W的強大功率輸出,無疑成為音響市場上少有的優良設計。

圖片

黃金組合,以Hansen Audio The King E2開聲

在升越音響的試音室,Xs Pre前級和Xs 300單聲道後級都作為旗艦級別的存在,搭配上到底採用什麼級別的揚聲器才能配得上?代理為我們選擇了Hansen Audio The King E2座地式揚聲器。3音路6單元設計的The King E2同樣是大師級別,當中兩個低音單元和雙中音單元由Hansen Audio設計製造,與兩個高精度高音單元完美匹配。

圖片

人聲方面,這套系統表現得相當凝聚並且情感十足。在陳潔麗的《天與地》中,整個系統的音樂呈現出出眾的線條表現,人聲凝聚,音樂伴奏和歌者的聲音融合,再現出寬廣的音場效果。人聲極為通透,女歌手的聲音逼真無隔膜地再現聽眾面前,形象栩栩如生,對於爛熟於心的曲目閉眼所聽時,明顯有一種生動感、現場感和血肉感,如同陳潔麗就站在筆者面前,已經沒有了器材的存在。當然,這種通透是一種令人討好的通透,而不是那種中頻顯得極度干薄類型的音質,清晰通透的人聲帶着適當的肉感,聲音厚度充足,但不乏出色的高頻延伸,展現出貴氣的一面。女聲的曲目在整個系統中非常豐厚,帶有極佳的誘惑力,攝人心魄,細聽之下更發現還原下的光澤感。人聲中頻音色不錯,飽滿且烘托出人聲伴奏的感情美,中低頻的泛音很大,有一種感染力和擴散力。

弦樂方面以《羅西尼弦樂四重奏》試試,Pass Labs Xs前後級組合的演繹下立刻展現出弦樂之美,且散發著柔軟、唯美的聲音質感!現場的弦樂群起拉奏,完整地呈現出開闊的音場、清晰的對焦、純凈的音質與鮮活的音樂色彩。音樂中,筆者感受到既輕快又有活力的弦樂演奏,Pass Labs這套組合令整個系統呈現出生意盎然的畫面。大提琴厚實中又有線條感,且柔中帶剛,在現場更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力道的變化,而小提琴則雀躍地飛舞,好像跟着大提琴嬉戲着,四重奏的樂器此起彼落,彷彿是一首快樂的嬉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