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Hi-Fi,挑選購買發燒音響經驗談

不管發燒程度如何,音響發燒友一定需要經過器材購買過程才能進入Hi-Fi發燒的殿堂。購買音響其實是一件苦中有樂的事,不僅要眼觀、耳聽,更重要的是明辨,從挑選品牌、型號,不斷地奔波於搭配、比較、試聽,痛苦地在預算和理想之間作出妥協,還要通過各種雜誌、互聯網翻查各種資料,拿到更多方面對於心儀的產品的評論,看看自己的選擇是否具備眼光。

喜歡哪種類型的音樂?

因為音響買回去是給自己聽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特定音樂種類,或是古典;或是搖滾;或是民謠;或者歌劇;或者爵士等等,我相信沒有人會同時喜歡上所有種類的音樂,就算是興趣特別廣泛的人,也是會對某幾種類別的音樂情有獨鍾。而對於器材,往往只能擅長表現一定範圍的音樂種類,例如歐洲方面以英國為代表的音箱,以其醇厚、甜美的特性尤其擅長表現器材,則在動態和力量方面取勝,適合播放一些動態大的音樂,例如電影音樂、搖滾或者大場面的配樂,因而HI-FI界有「英國聲」、「美國聲」的說法,代表兩種最常見不同風格的流派。

以上的道理可能很多人都明白,為什麼還要重複說?因為需要強調的是每一種器材都有自己擅長回放的音樂種類,沒有器材能將所有音樂種類都重放得很好;另一方面,由於器材的特性相對固定,在購買音響器材的時候,確定自己喜歡哪幾種類型的音樂就顯得尤為重要!喜歡聽哪些種類的音樂就買哪一類的器材,放棄買一款「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器材的美好想法。

挑選好的音響經銷商

挑選好的經銷商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因為最後都要通過經銷商才能把所有器材買到手。先定一個好的經銷商,不但保證自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同時好的經銷商還會對挑選、比較到最終的購買整個過程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選擇到好的經銷商,將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買到滿意、貨真價實的器材。

主要做HI-FI發燒友的生意,這樣的店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這些店一般裝修都很樸素,裝修設計着重考慮的是聲學原理。一般會設專門的聽音區,隔音效果比較好,大門一關就可以將外面櫃檯的聲音隔開了。這種試音室能比較好地聽出器材的「全貌」,因此這是最基本必備的條件。

店員的素質可以真實反映一家店的水平。好的經銷店的店員,是非常理解和了解發燒友的購買過程和心理,所以他會表現得很耐心,一般要哪台器材就接哪台器材讓你聽,想聽什麼碟就放什麼碟,而且盡量會按排一個最好的環境讓你聽到器材最精彩的演繹。在你試聽的時候,除非你跟他說話,否則他不會打擾你,不會實時推銷器材如何好如何好,但會給你一定的提示和指導。

一般經銷商老闆都懂一些HI-FI知識。店好的一般是懂行的老闆,他本身就是發燒友,而且很客觀評論各種器材的情況,所以交談中可以得到許多音響和音樂的知識。

按需選擇品牌

品牌往往是音響質量和實力的力證。音響界的廠商很多,在不熟悉音響產品系列的特性時,品牌效應確實可以作為參考標準。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聽感作出選擇,會比僅僅以品牌作為參考標準來選擇音響更好。有實力製作靚聲廠商,多半注重提高素質大大多於品牌的炒作。

外表僅供參考

好的器材外表不一定好看,通常很簡練,對音質提升沒有用的功能能省就省,但製作工藝一定會好。「好看」永遠不等於「靚聲」。對於外表,HI-FI器材一般會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徵:外表往往很簡練,外形一般都不誇張,不會把汽車噴漆、高級桃木等各種飾特搭配形成好象很新潮、超前的效果(20萬元以上的器材另當別論),越高檔的器材材往往越是樸實,您不妨留意一下一些歐美音箱,都是很普通的外觀,甚至有點簡陋,但出來的聲音往往是佳品。

盲目攀比價格不可取

對於音響器材,每個廠商的設計水平不一樣,所用組件不一樣,零件進貨管道不一樣,成本控制水平不一樣,銷售管道費用不一樣,廣告投入不一樣等因素,造成水平接近的產品往往市場價格相差很大,因此不要迷信價格,一定要去聽和比較。音響是拿來聽的,千萬不要用價格去衡量器材的水平。而同一品牌下的情況相對好一點,定位高的器材用料方面一般都會比定價低的要好。

一句話:買音響不是輕鬆事。特別是對於發燒初哥,在對器材硬件、搭配效果以及品牌質素不太熟悉的情況下,尤其需要保持一份冷靜,保持一份客觀,盡量減少外圍因素對心理的影響。當然,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