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收藏鑒賞價值的粵語小曲 ,《歡場三怪》

大家都知道90年代港樂巔峰「四大天王」時期,但在此之前的粵語流行曲又是一個怎樣的境況?在粵語流行曲前,粵語口語小曲相當流行,憑藉詼諧鬼馬的風格和深入民間的「市井味」,十分受當時的聽眾追捧。後來黃霑、盧國沾及鄭國江等大師級填詞人開拓了不同詞風,粵語歌詞風格開始變化多端,但「詼諧鬼馬」一直仍是香港粵語歌其中一大特色。

有些粵語歌,除了地道廣東人,其實是很難領悟到其中奧義的。因為這些粵語歌,太口語化太接地氣。七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鬼馬歌詞自然要數許冠傑的作品,當中《鬼馬雙星》(1974)詞風便上承五、六十年代的鬼馬歌詞。當中的歌詞:「為兩餐乜都肯制啊前世」就是地地道道的粵語口語。他同樣廣為人知的那首《半斤八兩》中也有句歌詞:「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這些歌詞看似隨意,實際上源於生活,唱出人生百態,自然也容易引人共鳴。

再往前回顧,代表人物還有郭炳堅,他有「粵曲創作皇帝」之稱。鬼馬諧趣風格的郭炳堅,有很多首堪稱經典的歌曾經被70、80年代的歌迷視為最愛。他一首「賭仔自嘆」堪稱中國勸賭第一人。「拎冧六,長衫六,高腳七,一隻大頭六」,這樣的歌詞現在的廣東人也沒幾個能理解。郭炳堅唱出小市民心聲,諧趣歌中盡顯世情百態。一曲《怨恨老豆》唱出了一個敗家子在耗完家財後的悔恨心聲;《二世祖》把一些富家子弟的腐爛的生活毫無保留地揭露了出來。

再往前,還有以梁醒波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粵語名曲。梁醒波,原名梁廣才,祖籍廣東南海,1908年出生於新加坡。他從小學習粵劇,並在舞台上表演武生。1939年,他去了香港,加入了馬師曾領導的「劇團」,當國外人佔領香港時,他們去大陸巡迴演出。抗日戰爭勝利後,他發現自己越來越胖,於是很快決定演丑。梁醒波於1950年進入電影界。他表演的第一部電影是粵語電影《臨老入花叢》,然後他在400多部電影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他的主要作品是國語電影《南北和》、《提防小手》。粵語電影《光棍姻緣》、《璇宮艷史》等。其中梁醒波、鳳凰女合唱的諧趣粵曲《光棍姻緣》(1953)已成經典,當中的風格也是以諧趣粵語為主。

看看我手上這張《歡場三怪》,封面就給人一種滿滿的時代感。一番資料搜集追本溯源,原來《歡場三怪》早在1970年由香港娛樂唱片公司出版發行,當時以黑膠唱片形式發佈,可以說這張專輯是香港唱片史中極具代表性和收藏價值的作品。《歡場三怪》由鄭君綿、鄭碧影、陳鳳仙、鄧寄塵、李寶瑩主唱,唱片中每首歌都配以諧趣歌詞和輕鬆的旋律。像裏面的「飛哥跌落坑渠」是電影《兩傻游地獄》(1958)插曲,改編自歐西歌曲「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由胡文森填上諧趣歌詞。整首歌粗俗通俗而不低俗,實屬鬼馬生動的粵語歌詞的另一早期範例。

這張《歡場三怪》中,還有一首由鄭君綿獨唱的「扭六壬」相當有趣。扭六壬是粵語俗語,意指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六壬」又稱為「六壬神課」,是用陰陽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種古老的術數門類。古時候六壬家皆有六壬盤在身,盤上刻有周天三百六十度,二十八宿等,為之天盤,可轉動,而地盤則不動。為了方便觀測天星天政運行,測天象變異之用。每宮均有其特性、象意,取其象以代表人間事物。他們用手去扭動六壬盤以計算、預測未來將會發生或遇見的人、事、物,作催吉避凶之用,這個動作就是「扭六壬」。例句:「呢單嘢好麻煩,扭盡六壬都搞唔掂。(這件事很麻煩,想盡辦法都搞不定。)」而鄭君綿,資歷較深的樂迷會對他頗有印象。他生於中國廣東省寶安,曾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中國香港着名男演員、話劇演員、播音員。上世紀70年代年代加入無線電視,成為《歡樂今宵》台柱之一,曾經扮演趣劇人物「占士懵」。他是演藝界多面手,早年曾演話劇,又曾在電台播音。因在電影里飾演某些阿飛角色,神情形貌肖似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Aron Presley),港澳譯作(皮禮士),加上擅唱各類歌曲,模仿各種唱腔惟妙惟肖,獲得「東方貓王」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