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里做道场——日本电影《其后》原声大碟

​咱们这个世界啊,也挺奇妙的,有人会说艺术界限,但热爱音乐的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们的观点是:言语的尽头,才是音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有些东西(比如情感)没法用言语去表达,只能用音乐了,所以我们古代的嵇康用《广陵散》展魏晋士人的风骨,而西方作曲家肖邦则用《波洛奈兹舞曲》表达爱国的赤子之心。

假如要讲深一层,越不能明说,或者是越复杂的情感,就越需要用音乐来表达。反观歌剧、音乐剧,这些综合艺术,他们要直白的很多,毕竟这里面有很多作品都离不开爱情,总少不了要说那三个字。

如果电影就更简单了,镜头底下,演员的眼神,面部的表情,甚至用肢体语言,咱们观众也可以看出:很明显这对男女“有问题”。所以也难怪电影和音乐剧经常互相寻找灵感,《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妈妈咪呀》、《西区故事》、《芝加哥》、《音乐之声》等等,都是这么个道理。

但如果你要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这么操作并没有错,好剧本或者是好的原著,都可以保证投资大鳄们回收票房。所以也难怪眼下电影市场是同类型片子扎堆,真正的艺术电影,没人欣赏,甚至电影院也懒得排片子。

这种状况在咱们国家更是如此:君不见,过年期间最热闹的,除了餐馆,就是电影院。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今年过年档期最火的电影《流浪地球》让无数人洗脑了这个交警金句,相信都在你的朋友圈刷爆了。有很多人,都将这部作品比作当年的美国的科幻史诗《星球大战:新希望》相提并论,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部分,除了我们用钱砸出来的特效,我们与《星球大战》的差距,其实还有电影配乐,时隔这么多年,《星球大战》系列的配乐依旧令人回味无穷,甚至有粉丝这么说:“听到BGM看到梯形字幕就浑身发抖是真的”。

柏林森林音乐会:约翰.威廉姆斯《星球大战》主题曲

当然了,也不是每部片子都像《星球大战》有约翰•威廉姆斯这样级别的大神来加持。但电影配乐也是整部电影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不然怎么奥斯卡金像奖也要设置最佳电影音乐呢!经典的电影音乐会被出版成专辑,往往会获得很多电影迷甚至音乐迷的收藏。

眼下这张日本电影《其后》的原声,正是一张很优秀的专辑。电影名原文是それから,在日语里是一个接续词,如果用中文翻译,可能比较接近的是意思是“那么接下来”,用英语呢,估计是And then。但日本的文化,是非常暧昧而且含蓄的。

日语里还有另外一个有同样意思的词そして,如果学日语的朋友就知道,这个そして和それから,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それから往往是连接两个关系不太直接的动作或情况。这就得讲到这部剧的情节了。

这部剧的故事,其实也挺简单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初的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的男主角长井代助是个富家子弟,过着悠闲自在的高等无业游民的生活。他的好哥们平冈常次郎却生活拮据,妻子三千代孕期患上心脏病,未出生的孩子更不幸夭折。所以这个平冈就破罐破摔,流连烟花场所。家里穷不说,两夫妻的情分名存实亡。

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但三千代其实是富家子弟另一个好哥们菅沼(已去世)的妹妹,其实咱们男主角对三千代一直有深深的爱慕,他同情对方的境遇,但碍于道德的束缚只能将炽烈的情感深锁心底。

这种片子,日本人来拍摄就最合适不过了,日本电影最擅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是枝裕和导演的好几部讲家庭关系的片子,在近期也获得了国际声誉,比如说《小偷家族》、《步履不停》、《比海更深》等等。讲《其后》有点模糊道德界限的情感的片子,就更多了,之前还看过一部讲忘年恋+婚外情的《东京塔》,但日本人拍出来,竟然不让人讨厌,还觉得挺合理。

与前文所述的那些经典西方电影一样,《其后》的是有强大的原著支撑的——被誉为“国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的名小说。所以电影中出现代表代助和三千代爱情的“百合花”,其实是小说里的主意,但在镜头里面百合花,不但充满了古典美,而且让人生怜。

这样的片子,没法用什么花哨的特效了,但导演森田芳光却像加了特效一样,将其拍成一部怀旧色彩浓厚的文艺佳作,除了镜头语言外,配乐方面是日本电影配乐大师级人物梅林茂担纲,因为王家卫特别喜欢用他,所以他的好多作品为国人所熟悉:《花样年华》、《一代宗师》、《2046》等等。甚至于咱们这张专辑中的《PROLOGUE》,在后来梅林茂将这首作品以钢琴和弦乐重新编排,打造成电影原声《一代宗师》的配乐。这么说,颇有几番自己向自己致敬的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