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完美模拟声更进一步! DS Audio DS W2光学唱头

黑胶模拟声历久弥新

上个世纪60~70年代,是令人神往的黑胶唱片黄金时期,在那10来年的时间里,诞生了无数的音乐天才和模拟音响的辉煌产品,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时至今日,虽然音响业界如今已经由数字化音乐和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经典的模拟声黑胶器材仍然凭着其独特的魅力拥有不少的拥趸。

这么多年以来,模拟声技术和器材的发展表面上给人比较停滞的状态,似乎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很难有新鲜和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出现。不过,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就和我一起一来见识一下“光学唱头”的厉害!
 

传统振动-电信号的转换方式存在不足

所谓“光学唱头”,在发声原理和能量转换方式上就与传统唱头不一样。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动磁和动圈唱头,在唱针杆的尾端一定会带有磁铁或线圈。当针尖在唱片表面带有音乐信号的沟槽中移动时,针杆会在通过沟槽时产生振动,这些振动会通过线圈的电磁感应方式产生电流信号,再传到唱头放大器做进一步的放大。
这样的发声原理和能量转换方式虽然比较简单易于实现,但是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问题:磁铁或线圈相对于针杆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想要针杆准确而没有任何延迟地跟随沟槽的起伏移动,它的动作必须非常轻巧灵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磁铁或线圈重量尽可能地减小。但是,磁铁或线圈的重量减小之后,唱头的输出声压级也会变小,这就需要唱头放大器加大放大倍率。加大放大倍率之后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在放大音乐信号的同时也会放大随之带来的噪声,从而产生不够干净的声音。所以,对于传统唱头来说,如何在还原声音的准确性和纯净性之间做取舍、实现合理的平衡,对任何一个唱头设计生产厂家来说都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音响业界标杆式的DSAudio品牌

 

那么,“光学唱头”又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光学唱头”的历史。其实,光学唱头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日本就被发明出来了,当时也有一些小厂商研发相关的产品。只不过当时受限于音响技术,很多问题无法有效克服,再加上CD唱片的发明,黑胶唱片的明显衰退,让这些光学唱头的研发无疾而终。
而到了如今,同样来自日本DSAudio品牌重新将这类产品优化成熟后推向市场,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DS Master 1光学唱头及DS Master 1唱头放大器。DS Audio这个品牌虽然大家比较陌生,但其母公司Digital Stream Corporation(数字流公司,简称DSC)就了不得了:DSC有着长达25年的激光光学研究历史,主要为业界提供工业激光光学系统及产品,例如他们生产的光盘光学检测仪器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成为业界的标杆。另外一个让人想不到的是:DSC甚至还是我们天天都用到的微软光学鼠标的共同开发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蓝光碟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就在今年,DSC新组建了音频业务集团,成立的新品牌便是DS Audio。
 

光学唱头彻底解决传统唱头的不足

DS Audio品牌的“光学唱头”方案,其核心是“先进光学机芯”,就是抛弃机械接触方式,而是用光去感应唱针的振动,不需要外加磁铁或线圈,也可以产生足够的输出,同时让信噪比达到理想的状态。

理论感觉很高大上,但是实际的结构却非常简单有效,易于理解。DS Audio光学唱头内部主要由3个部件组成:LED发光体、遮光板、感光元件,同时也和传统唱头一样具有唱针杆、针尖、悬吊臂、阻尼器等部件。光学唱头的遮光板位于唱头的针杆上,处于LED发光体和带有太阳能板的感光元件之间,LED发光体发出的光会在感光元件上形成感应。当针杆顺着黑胶唱片表面的沟槽移动而振动时,遮光板也会一起振动,感光元件上的感应会产生变化,太阳能板也会因此产生电流变化,最终可以转化为音频信号。由于遮光板非常小非常轻,基本对针杆的动作不会产生任何压力,因此针杆可以非常灵活地跟随黑胶唱片表面沟槽的形状进行移动,从而避免了磁铁或线圈安装在针杆尾端所带来的所有弊端。同时,光学唱头的信号输出完全是纯模拟方式,不需要后期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不过需要搭配自家专用的唱头放大器。
 

延续经典,沿用旗舰设计的DSW2

DS Audio光学唱头目前有四款型号,分别是:旗舰级的DS Master 1、高端的DS W2、中端的DS 002和最新的DS-E1,适合各种预算和需求的用家。从型号上就可以猜测到,这次试用的DS W2光学唱头是前作DS W1的升级改进型产品,采用了不少旗舰DS Master 1上面才有技术和设计。其实,前作DS W1已经是闻名世界、非常优秀的产品,可以说是为DS Audio品牌在模拟声界打开一片天地,并且让光学唱头为世人所知的经典产品。
不过,DS W2在DS W1的高基础之上做得更好,实现了全面的超越。例如:针尖由DS W1上采用的Shibata(柴田)针升级为DS Master 1上使用的Micro-ridge(微脊)形针尖,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可以读出黑胶唱片表面沟槽内更多的声音信号,与超低重量的机芯搭配,不仅没有传统电磁机芯的振铃问题,音乐性也更为丰富。其次,唱针杆采用了硼(Boron)材料制成。最后,唱头外壳采用了5052铝合金材料,经过CNC数控机床车制而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的优势,让整个唱头仅重8.1g。
除了以上看得到的地方,DSW2光学唱头在看不到的地方也延用了DS Master 1的设计:在唱头内部,将LED发光体和遮光板移到更靠近针尖的位置;而阻尼器则从LED发光体和遮光板之间移到了针杆末端,这样可以更为精准地拾取黑胶唱片表面沟槽中记录的信号,明显提升动态范围和声音的细腻度。不过呢,这样的设计使得唱针外露的部件非常少,使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此外,DS W2光学唱头的外壳还镶嵌有红色LED灯头,灯头材料是天然玫瑰石英石,由纯手工制作而成。唱头在工作时,这个灯头会泛起微微的红光,非常惹眼,简直有着“画龙点睛”的神韵。

 

用料豪华、讲求绝对屏蔽和专用唱头放大器

DS W2光学唱头自然也需要搭配原厂专用的DS W2光学唱头放大器。DS W2光学唱头放大器采用了全平衡双单声道的电路设计,电源系统具备3组独立输出,除了为左右声道提供完全独立的供电之外,还有一路供电专门为光学系统提供驱动。用料方面,新一代的光学唱头放大器较上一代明显加强,例如:电解电容由前一代的13只33000μF规格提升至12只56000μF规格,也就是说总容量由429000μF增加至惊人的672000μF,并且这些电解电容都是向日本专门的高级电容生产厂家定制!
机箱方面,采用2mm厚度、表面镀金处理的钢板固定在底部,再用厚度1.5mm的大型铜板将上述电解电容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最佳的传输效果。机箱内部采用多重独立分区结构,一方面提高整体钢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相互屏蔽,避免电源部分对敏感的模拟输入/输出部分带来干扰。机箱的左部是一只R型变压器,具有高效率、低噪声、低漏磁、低损耗和低发热的优点,并且用一块表面经过金色阳极处理、厚度1.5mm的铝合金板进行屏蔽。在输出端子方面,较上一代产品新增了两组XLR全平衡输出,并且分别对超低频段有不同级别的衰减。
 

向完美模拟声更进一步

正如试听所有的DSAudio光学唱头产品一样,通过更换不同的唱臂、唱盘与之搭配,可以发现DS W2光学唱头和唱头放大器仍然是我听过声音最为纯净无染、最为细腻生动的黑胶类器材。在它们的映衬之下,周边器材各自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在瞬间被感知出来,就像是在透明的纯净水中放入一点点不同的颜料一样,可以很快让人得到具体而鲜明的体会,实在是像我这种有着在不同器材间反复对比“找不同”癖好的人特别钟爱的特征。
也正因为此,DS W2光学唱头和唱头放大器的声音音色极为中性,完全给人一种聆听现场演奏的感觉:沉稳安静、气氛饱满,细节充满整个听音空间。播放《贝多芬:民歌改编》时,这两件器材展现出一种很独特的韵味,有别于普通的黑胶器材:音场特别透明而开阔,细节更为纤细生动,并且带着一种活力十足的闪光感;乐器伴奏悠长的尾韵、歌手人声的宽厚自然、现场空间的轻松延展也明显胜过大部分的黑胶器材。

此外,在播放林子祥《最难忘的你》专辑时,DS W2光学唱头和唱头放大器在人声的表现上又保留了非常纯正的模拟味道。林子祥独特的噪音在演唱慢歌的时候体现出十足的筋肉感,气息运用灵活自如,低音区域浑厚饱满,带着自然温暖的亲切感。同时,你也可以感觉到歌手在高低音转换时瞬态反应非常快速,同时也透出稳重而具有冲击性的力道,这也是在普通黑胶器材上不容易体会到的优势。
很多黑胶器材的爱好者们一直强调黑胶才是模拟声的精髓,这一点我同意。但说到完美的模拟声,我想说的是:DS Audio DS W2光学唱头和唱头放大器已经非常接近了!
 
规格参数:
信号输出:光学/电子转换
声道分离度:>25dB(1kHz)
重量:8.1g
输出信号级:>50mV
唱针杆材料:硼
外壳材料:铝
针尖形状:微脊型
针压:1.6g-1.8g(建议1.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