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风情和鸣 黄荟《云之南》23周年纪念版

还记得上回我们介绍的经典发烧专辑《东方大峡谷》吗?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在制作人黄荟构思下,他携手黄小安,创造的那些巧夺天工的音响,至今还让我们这些不再年少的发烧友们念念不忘,除了鸟鸣、水流声,对于我来说,其中山寨住民(傈僳人独有的五声部和音)的歌声,最让人忘怀。之前我们在《东方大峡谷》的评论文章里,就呼吁过唱片公司继续造福我们,赶紧把《东方大峡谷》的几个姐妹篇《云之南》、《蒙古利亚》追加重制,这回咱们真是有福气了,跟《东方大峡谷》联系最深的《云之南》首先推出了!

云南,从地名的历史上来讲的话,因云岭之南而得名,但现在很多人都把云南这两个字升华成为“彩云之南”的解释,整体形象更加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作曲家黄荟在采访中曾经表示,他的专辑大致可以分为风光和风情这两类,那《东方大峡谷》肯定算是风光类了,而《云之南》则是风情类,这张专辑里涉及了很多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取材于藏族音乐、兼清秀与磅礴之气的《香格里拉》;融汇了傣族音乐风格的歌曲《孔雀飞来》;彝族风格的《跳弦》、《篝火》、《玩场》;纳西风格的《野山调》、佤族风格的《剽牛》;基诺族风格的《猎歌》;傣族风格的《老人的话》,这7个少数民族加上汉族的《对歌》,我们在一张专辑里听到了8种民族音乐风格,这里不单是展现了云南风情的多样丰富,还有黄荟老师辛勤的采风成果,其中的艰辛和艰险不必说,据说他当年是自费到云南采风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你必须进入他们的生活,回来之后你才能沉淀下来一些东西。”这也成为了他后来一直坚守的独到创作理念:多年来长期只身行走在各民族地区,融入广度的民生民俗,汲取深度的文化艺术的滋养,并升变成为富于想象力和辩识度的音乐语言。从《云之南》开始,黄荟走上了一条秘境之旅的创作历程,扎根云南的成果除了这张《云之南》还有其他目前都被国内不少交响乐团演出过的交响音画《“云之南”第二组曲》,这倒是后话。

在这张专辑里,我们能听到大量的以人声,或者说重唱合唱为主的音乐,除了用汉语演唱的几首,大部分曲目我们都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意思,像第三首“玩场”,经过专家解释,原来是指居住在红河州建水、石屏一带的彝族支系——尼苏人独有的习俗。实际就是青年男女交往的“派对”,但如果不了解其实也并不妨碍我们的欣赏,光是这些我们很少能接触到的新奇音乐,足以让我们忘怀,如果没有黄荟,我们恐怕没有机会聆听到这样的音乐。黄荟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有人声器乐化思维的现代作曲家之一,在其中我们还能听到几位像来自裕固族的阿依吉斯和彝族的苗芃动人的歌声,没想到他们能驾驭这么多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初次之外,专辑里少不了国内数位最为杰出的民族器乐演奏家的出色演奏,吹管乐艺术大师杜聪,巴乌、荜篥演奏大师刘英,以及弹弦乐大师吴强等人的加盟,给这张专辑也增光添彩。我们能听到包括弓笛、排箫、竖笛、骨笛、口笛、藏笛、弯箫、曲笛、梆笛、葫芦丝等等神奇的乐器的声音,这对阁下音响器材的音色展现绝对是一大考验。

如果没有超一流水准录音制作。这张专辑也无法成为经典,虽然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当年《云之南》确是中国内地首张采用当时最先进的CD制版科技XRCD制作的唱片,母带是以24bit的先进数码科技制作。录音团队在SONY的数码录音机之前加装了一部美国Apogee A/D500 24bit模拟/数字转换器,使录音的最大动态达到115dB,著名录音师万小元在混音中的再度创作,为这部神采多姿的作品平添了音色音响上的魅力,日本JVC公司的K2 High Definition编码技术和Super Coding技术,放在现在仍然未过时,此次推出的23周年纪念版的《云之南》,不单继承了之前的原音微妙表现力和声音空气感,还采用了HQCDII的光盘格式,取HQCD和AQCD之所长。听过这张专辑,你就明白为何当年“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要颁给这样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