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好歌獻給你》

粵語歌曲最為走紅的年代,當數香港的流行樂壇,很多內地非粵語系的朋友,對粵語的學習也是從香港流行音樂中學到的。不過作為現在所說的大灣區範疇,各自的粵語發音也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譬如港式粵語和廣式粵語。這種淵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在新中國成立前,開埠前的香港只是一客家人居住的小漁村,香港開埠吸引了大量廣府人移居,而當時廣州及廣府文化有着絕對文化地位和使用頻率,從而使本地漢語文化迅速變為了粵語,甚至連港英政府也認同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標準。不過在這個階段,潮汕和江浙一帶也有不少新居民遷移到香港發展,當然還有東南亞一帶的新居民,令香港本地的語言文化滲入一些新的元素。
 
在1949年後,香港和內地直接人員與文化溝通基本中斷,香港語言文化發展也完全獨立自主,不再受廣州影響,兩地在粵語的發音和表達上逐漸有所區別。同時,為了讓香港本土粵語不偏離正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何文匯更發起「粵語正音運動」,讓本土以北宋初年的《廣韻》為標準,進行廣泛推廣。而內地廣州區域則堅持西關粵語以及1979年廣東省出版的《廣州音字典》。因此粵港兩地在粵語的發音上逐漸就形成了兩派,一派是廣州話為代表的「現代」粵語,一派就是「復古」粵語。
 

隨着內地文化自信的不斷提高,國內歌手後浪不斷,其中廣東發燒圈子中歌王歌后不斷湧現,並以我們熟悉的「現代」粵語腔調唱出香港流行歌曲熟悉的味道。而其中,以接受本土音樂教育的陳麗華新人歌手,憑藉花腔女高音高難度的挑戰,展現了對音樂藝術孜孜不倦。
 
作為中國最為傑出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之一,陳麗華的噪音婉轉、靈活、純凈,演唱表現風格細緻深刻而又豐富多彩。她在演唱中,不僅探究作品的風格和內容,而且有卓越的句法處理。她不僅精通中國民歌,而且擅長演唱莫扎特、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和德奧藝術歌曲。除了歌聲,她最打動歌迷的還有那大方親切的颱風、別具一格的服飾和永遠燦爛靚麗的笑容。音樂評論家們認為,她在中國聲樂藝術方面所樹立的豐碑,至少在目前看來,沒有第二個女高音歌唱家能與之匹敵。
 
陳麗華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碩士研究生,在民族聲樂唱法方面有着大量的實踐,並獲得同行好評,獲獎連連。畢業後,陳麗華表演與教學並重,一方面在多個重要晚會、音樂會上進行聲樂演唱,另一方面還投身音樂專業的高等教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音樂人才,而且,她在音樂藝術理論鑽研、技法創新和作品創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推動中國音樂表演藝術的創新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本專輯是她在唱法上的第一次跨界之作,翻唱收錄了十一首作品,包含粵語歌曲九首,國語歌曲兩首,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流行作品。她精心研究美聲、民族和通俗唱法三種唱法的異同,並在通俗唱法上突破自己,最後為大家呈現這一專輯。
 

當中收錄的曲目包括《我和秋天有個約會》、《過火》、《片段》、《我寂寞》、《月半小夜曲》、《同是寂寞人》、《冷戰》、《李香蘭》、《蒙羅麗莎的眼淚》、《繾綣星光下》、《好歌獻給你》。該專輯使用A2HD母帶後期處理技術,將原來已經靚聲的原作更上一層樓。該技術使用普通的CD經過全保真錄音、音源處理後,完全減消了 “訊號干擾、硬聲、雜質、音頻不均勻”的技術障礙。在音源、信噪消磁、聲頻的平衡、人聲聲質的還原等方面進行深化的處理,重新製作音源母盤直接錄製CD,百分百還原母帶訊源,讓原聲母盤錄音的效果得以還原,將歌手甜美本真的歌聲呈現給聽眾,把歌手內在的情感從歌聲中更好地表現出來,發掘出舊版CD未曾盡現的「人聲的魅力」。